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人类文明,为了生命的尊严,你都不该漠视眼前发生的一切。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法兰西体育场外发生爆炸袭击,一名男子在球场内安慰朋友,女孩神色凝重。图/东方IC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如果你的爱人,露出这样的眼神,
你该如何安慰她?
恐怕,这份创伤,是无法抚平的。
“浪漫之都”在这一夜,血流成河。
永远不要以为这一切离你太过遥远。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人类文明,为了生命的尊严,你都不该漠视眼前发生的一切。
我们总该知道些什么,总该做点什么。
▲14日,香港,人们聚集在街头,为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中的遇难者默哀。图/东方IC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请先忍住眼泪,回顾这悲惨一夜
13日21时20分位于巴黎北部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一家酒吧发生爆炸。21时29分共和国大街发生枪击,仅在1分钟后,法兰西体育场外发生第二次爆炸。21时49分巴塔克兰剧院遭遇袭击,随后发生爆炸。21时53分法兰西体育场外再次发生爆炸。22时26分路透社援引美国安全官员的分析报道,最初报告显示,这是一起连环袭击事件。22时51分巴黎当局呼吁当地人待在屋内不要外出,呼吁街面商店尽量向路人提供庇护。22时55分奥朗德宣布法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关闭了边境。BBC欧洲组责任编辑卡特雅·阿德勒在社交媒体上称,奥朗德讲话时“明显在颤抖”。23时15分目击者称,巴塔克兰剧院内有两至三名恐怖分子,他们用冲锋枪朝人群扫射,持续10至15分钟。23时38分警方强攻巴塔克兰剧院,解救人质。在解救过程中警方与恐怖分子交火,两名恐怖分子被打死。14日1时18分《卫报》援引巴黎警方称,巴塔克兰剧院内袭击造成118人死亡。1时50分中国驻法国大使馆领事保护中心通报,目前尚未得到中国公民在巴黎袭击事件中伤亡的报告,领保中心正在了解有关情况。2时40分袭击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153人,奥朗德发表讲话,称巴黎将实施二战以来最高级别的红色宵禁,他还称可能有恐怖分子仍在巴黎流窜8时57分法国将恐怖袭击遇难者人数修正为128人,另有99人受重伤。10时57分据英国媒体报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社交网络上发表声明,宣称对在巴黎发生的系列恐怖袭击事件负责,并表示袭击是为了复仇。
▲当地时间11月13日,民众在巴黎共和国广场听到爆炸或枪声后跑开。图/CFP
▲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大批民众滞留在法兰西球场。在比赛中,球场外曾发生三次爆炸。
▲救援人员送受伤民众从巴塔克兰剧场撤离。这里的恐怖袭击导致逾百人死亡,目击者称人质“遭挨个枪杀”。
▲一名法医站在恐怖袭击发生地检查现场。图/CFP
▲当地时间11月14日,法国巴黎,3位友人在巴塔克兰剧院外重逢,紧紧拥抱在一起。
IS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声称对此负责,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个连基地组织都觉得“极端、残忍、野蛮”的恐怖主义组织。它是如何扩张起来的?
几年前,人们还对“伊斯兰国”(以下简称IS)这个组织极为陌生,然而就在去年,IS就被曾依附的基地组织断离了关系,原因是该组织“过于极端、残忍、野蛮”。
IS如何发展壮大到今天这样的“猖狂”境地?各方对此解读不一,但其与基地组织的复杂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
目前学界普遍赞同的一点是:基地组织、IS等恐怖组织的出现与美欧等西方国家长期在中东地区推行简单粗暴的干预政策有关。
IS的前身是活跃于伊拉克的“统一圣战组织”,后其领导人宣布效忠于基地组织,成为“伊拉克基地组织”的一部分。在伊拉克战争后,“伊拉克基地组织”逐渐壮大,IS也随着慢慢扩张。
“阿拉伯之春”后,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试图利用反对派的力量推翻现有政权,在中东建立起西方式的民主政府。但是中东问题的复杂程度远超想象,结果干预不成反倒使中东陷入更大的乱局。最终在客观上导致极端组织、恐怖主义在中东不断滋生壮大。
到了2013年,叙利亚境内已经出现了多个系统化的极端组织。与此同时,“伊拉克基地组织”与基地组织总部在对伊斯兰教义的理解以及军事战略部署上分歧愈加明显。“伊拉克基地组织”的效忠者们在组织的架构形式上比基地组织更加大胆,不像基地组织那样采取散点式的、缺乏组织的领导形式,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国家统治机器。
这年4月,叙利亚胜利阵线的头目巴格达迪发布宣言,称叙利亚胜利阵线的建立、资助都出自原来的“伊拉克基地组织”,两个组织将合并为“伊拉克及沙姆伊斯兰国”(ISIS)。2014年,ISIS正式更名为IS(IS)。2014年2月,基地组织公开宣称IS的行为太过极端,并断绝与它的一切联系。
更名后的IS变得更加暴力、极端,不断发动恐怖袭击。今年年初以来,IS更是将恐怖袭击的地点从中东地区扩大到欧洲大陆。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11月5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照片显示,俄空军轰炸叙利亚老城阿勒颇一IS组织为车辆安装爆炸物的工作坊。图/CFP
与此同时,美俄等国意识到IS的威胁,先后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IS组织进行军事打击。作为欧洲大国,法国一直有参与对IS的打击。(新京报记者 张婷)
IS到底想要什么?
IS打着宗教的旗号行恐怖主义之实,实际的目的是建立起由逊尼派穆斯林统治的末世伊斯兰国家,即“哈里发王国”。
美国《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格雷姆·伍德(Graeme Wood)在《IS到底要什么?》一文中指出,“IS并不仅仅是一群疯子聚在一起。它是一个宗教团体,有深思熟虑的信仰。”
他表示,IS信仰的关键是他们将建立起一个严格奉行原始古兰经教义的“哈里发王国”,而建立这个哈里发王国的必要途径是古兰经中提及的“末日决战”。
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将哈里发王国视为更加遥远的目标,本·拉登认为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哈里发王国的建立。但IS认为圣战士们可以马上通过军事行动占领疆域,并建立自上而下的结构维持“国家”统治。
IS极端暴力的特性,根源于他们极为狭隘、排他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在IS的效忠者看来,是对《古兰经》古典教义可贵的“虔诚”。IS的信徒们相信,如果穆斯林的信仰不够虔诚,他们有权对其实施死刑。
IS的教徒们认为,他们杀人的权利是《古兰经》赋予的。在伊斯兰教中,存在着一种叫做“塔克菲尔”的处罚方式,即不信道者会因妄断成为叛教者,而对叛教者的惩罚是死刑。
可是,问题在于,如何才是“叛教”?IS显然将“不信道者”、“叛教者”的范围无所顾忌地扩大了,并对所有被他们判定为“叛教者”的人实施屠杀。
中东问题专家乔尔·罗森博格在今年2月举行的全美宗教会议中分析道,IS的目的是建立起由逊尼派穆斯林统治的末世伊斯兰国家,即“哈里发王国”。IS的成员们相信,要建成这个伟大的哈里发王朝,必须要通过一场末世决战,以色列和美国则被他们视为末日决战的对象。而在最终决战之前,对于那些叛教者,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对其判处死刑。(新京报记者 张婷)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这一年,IS犯了哪些事?
为什么,又是法国?
▲恐怖袭击发生后,法国总统奥朗德(中)在保镖的保护下抵达巴塔克兰剧院。新华社/法新
此次巴黎遭遇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是今年第二次遇到恐怖袭击。今年1月份,3名恐怖分子袭击《查理周刊》杂志社,造成12人死亡。一年之内,法国为何遭遇两次恐怖袭击?同时有媒体称,法国情报部门曾警告近期会有恐怖袭击,为何没能阻止恐袭发生呢?
知名军事评论员朱江明表示,恐怖分子的攻击目标范围很广,他们会在任何容易发动袭击的国家和地区发动袭击。此次法国再次遇袭,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对恐怖组织的有效监控。
朱江明说,一般情况下,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情报工作化解大规模的恐怖袭击,情报得力的情况下,可以粉碎恐怖袭击。例如,一般低劣度、造成伤亡不大的小规模恐怖活动没法阻止,但要随时发生、随时反击。这需要军警能够在街面上随时处理军事性袭击,但这方面法国做得欠佳。
他还说,从这方面看,美国在“9·11”事件后,全面加强了地面巡警的武装力量,“重装”巡警随时处置街面上的小规模恐怖袭击活动。而有消息称,法国情报部门此前已接到袭击警告,恐怖袭击案的发生,有可能是情报部门并未及时对警告情报作出反应。这需要政府把过去自相矛盾、相互信息之间不透明的情报机制进行改革,有效使用碎片化的情报。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当地时间11月13日,法国巴黎,警察抓捕可疑人士。
同时,知名军事评论员、总参谋部原上校岳刚指出,相比其他欧洲国家如德国、英国等,法国在本土反恐上的确存在薄弱点。
他举例说,法国人过于讲究自由。《查理周刊》事件后,法国政府一度想通过一个加强对嫌疑人通信监控的法律,但不久前因为民众抵触而未通过。
岳刚说,法国在《查理周刊》事件发生仅仅十个月内再度遭到袭击,说明它的问题不少,而反恐是综合性的工程,一旦某个环节成为短板,就很容易被恐怖分子所突破。“法国在防控方面,可以说是千仓百孔,漏风漏雨的一个房子。这次事件,会令法国全方面地反省自己的安防政策。”(新京报记者 金煜 李婷婷)
对于IS,我们该怎么办?
▲14日晚,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亮起红、白、蓝三色灯,悼念巴黎恐怖袭击事件遇难者。新华社记者丁汀 摄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博联社总裁、中国中东学会理事马晓霖则指出,在谴责恐怖主义的同时,美欧必须要反思自身在中东简单粗暴的政策。“当然恐怖主义是一定要谴责的,但是要解决恐怖袭击的威胁,必须从中东问题的根源来着手。”
美国《大西洋月刊》撰稿人格雷姆·伍德(Graeme Wood)在《IS到底要什么?》一文中指出打败IS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由美国等强势国家发动一场军事战争,全力打击IS,从军事上将其打败并消灭。
但问题是,联合打击是否就能够根除IS,尤其是能否根除IS的意识形态?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中东学会副秘书长殷罡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对IS的军事打击决不能手软,这是各国反恐必须坚持的第一原则。但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俄罗斯,出动地面部队进行地面战争的可能性都极其微小。
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自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没有一个国家会想要再次陷入同样的泥潭;再者,中东问题极为复杂微妙,宗教斗争激烈,即使美国再次发动大规模地面战争打击IS,也无法从根源上清除这一极端组织。作战将演变成另一场伊拉克战争,或者是如同十字军东征那样的宗教战争。
殷罡进一步分析道,在意识形态层面展开一场反恐战争才是打败IS的根本之策。中东地区近年不断滋长的恐怖主义、极端组织,究其根本是对伊斯兰教义解释权的争夺。
IS奉行极端的原教旨伊斯兰教义,通过推行其意识形态控制皈依的穆斯林,并据此屠杀那些不认同原教旨教义的穆斯林。要打败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必须找出其中的错误和漏洞,将对《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的教义解释权从极端分子手中再次夺回。
谁能从极端分子手中夺回对教义解释权?殷罡认为,这一工作必须由伊斯兰教的主流穆斯林完成。“我们很难想象,伊斯兰教内部的争端,可以由美国、欧洲这样的基督教国家来代为裁决。这个工作必须要由主流穆斯林,也就是中东国家自己来完成。这场意识形态层面的反恐战争必将是一场持久战。”(新京报记者 张婷)
声援在此法国人民悲伤的时刻,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这一野蛮行径予以最强烈的谴责,向不幸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伤员和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法国及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安全领域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各国人民生命安全。
——中国国家主席 习近平
“这场袭击不仅针对巴黎、更是对全人类的攻击。美国准备向法国提供一切所需要的帮助。将不惜一切代价把恐怖分子绳之以法并追踪他们的组织。”
——美国总统奥巴马
“在巴黎袭击中这么多人死亡、受伤,我感到震惊,感到悲伤。在这黑暗的时刻,加拿大和法国站在一起,并将提供一切可能的支持。”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在这个时候,我的哀思与受害者同在,与他们的亲人同在,与巴黎人民同在。”
——德国总理默克尔
“我对巴黎袭击事件表示震惊。我们对法国人民表示牵挂和祈祷。我们将竭尽全力施以援手。”
——英国首相卡梅伦
“恐怖袭击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容忍的反文明、反人类罪行,此次恐怖袭击不仅仅是针对法国,而是针对整个国际社会的攻击。”
——韩国总统朴槿惠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法国《解放报》封面,标题为“巴黎屠杀”。
▲英国《泰晤士报》封面,标题为“巴黎大屠杀”。
▲美国《华盛顿邮报》封面,标题为“法国袭击140余人亡”。
本公号文章未经新京报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