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福到”。
相传,贴“福”字的习俗起源于周朝,姜子牙封神时封他的妻子为“穷神”,并要求她不能去有福的地方。百姓们为了不让穷神进门,就都在门上贴“福”字。
而倒贴“福”字的习俗相传起源于清代。
有一年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家丁们正往门上张贴“福”字,有一个家丁不识字,将“福”字倒贴,被恭亲王福晋看到了。恭亲王知道后十分恼怒,正打算严惩这个家丁时,大管家站出来说:“恭亲王寿高福大,如今“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兆。”
这话让恭亲王转怒为喜,还重赏了大管家和倒贴“福”字的家丁。
后来,这个做法广为流传。人们一般在家中的水缸、土箱子(即垃圾箱)这些要“倒”东西的物品上倒贴“福”字,用“福至”抵消“福去”,在柜子上也倒贴“福”字表示“福到”,而大门上的“福”字依旧正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