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木瓜为什么有点苦

今天谈谈我国原产的木瓜的一些情况,为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不是热带水果番木瓜,番木瓜是我国引进的热带常绿软木质小乔木,为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

一、木瓜的植物学特性

1.名称和分类

木瓜是正式中文名称,这个名称出自《尔雅》,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Pseudocydonia sinensis(Thouin)C.K.Schneid.(之前的学名是Chaenomeles sinensis);别名有海棠、木李、榠楂、木瓜海棠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蔷薇科木瓜属(Pseudocydoni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3.分布区域

木瓜原产于我国,在山东、陕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省区有栽培。

4.外形特点

植株: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

枝条:小枝无刺,嫩枝有柔毛,冬芽半球形,无毛。

叶:叶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5—8厘米,叶边有刺芒状尖锐锯齿,齿尖有腺体;叶柄长1厘米左右;托叶膜质,卵状披针形,边缘有腺齿。

花:花后叶开放,开花时有叶;单生叶腋,花梗粗,长1厘米左右,无毛;花萼5个,萼片外面无毛,三角状披针形,内面有绒毛,反折;花冠单瓣,花瓣5个,淡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花柱3-5,基部合生,有柔毛。4月前后开花。


果实:果实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成熟时暗黄色,木质,有芳香味,果柄短。9-10月果实成熟。


二,木瓜的栽培利用历史

木瓜是中国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栽培木瓜了。

目前已知最早关于木瓜的记载见于周朝的《诗经》、《周礼》、《尔雅》等书。《诗经·卫风·木瓜》记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尔雅》曰:“楙(mào),木瓜。”郭璞注曰:“实如小瓜,酢可食。”《周礼·冬官下·弓人》曰:“取幹之道,木瓜次果桑。”由此可见,周朝时木瓜成为人们比较熟知的一种水果。

北魏的《水经注》说过,鱼复县这个地方木瓜树很多,有子大如甒(wǔ‌‌),白黄,果实甚苦香。宋代药学家苏颂曰:“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宋代药学家寇宗奭(shì‌)则提到一种西洛大木瓜,熟透的时候为青白色,味道较淡,入药效果比木瓜还好。可见,木瓜在古代被人们所广泛利用;木瓜的味道酸、苦、香,可以食用,当然食用不当也可伤人。

《本草纲目》记载:“宣入种时尤谨,遍满山谷”,《太平御览》转《虎丘山疏》曰:“山三面悉有木瓜”。李白有《望木瓜山》一诗:“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另外近年来发现的古遗址中,也有木瓜的影子;1976年,在广西贵县罗泊湾1号汉墓的挖掘中,发现了木瓜的种子;1987年,在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果实样品初步鉴定中也发现了木瓜。以上这些都说明木瓜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有关木瓜的栽培技术在《齐民要术》、《农桑衣食撮要》、《农桑通决》等中都有记载。

三、木瓜的主要用途

第一,观赏用。木瓜的植株稍高大,树姿苍劲,树皮片状剥落;春天开淡红色花朵,花瓣5个似海棠;果实大形黄色,香气浓郁,经久不落;叶片秋季变橘红色;为一年四季可以观赏的优良花木,可作园林、景区、庭院、道路观赏树种栽培利用,也可盆栽观赏。


第二,药用。在我国木瓜药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的记载:“湿痹邪气,治脚冲心,则用一个嫩木瓜,去掉子后煎服,可以强筋骨,下冷气。”《千金方》、《圣惠方》、《农政全书》等古籍对木瓜的药用都有记载。现在中医认为,木瓜近成熟的干燥果实入药,夏、秋二季果实绿黄色时采收,放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即可;其味酸,性温,具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第三,食用。木瓜的果实含有大量石细胞,坚硬并且味涩,通常不生食;需要进行水煮或糖渍处理后食用,也可加工制作木瓜酒、木瓜饮料、木瓜果醋、木瓜果脯等食品。

第四,木瓜的木材坚硬,可制作床柱、桌腿、拐杖等用。

另外,木瓜还有一定文化价值,古代文人墨客常把木瓜作为创作素材,至今流传下来许多有关木瓜的古诗古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