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猝死是因为什么

说到中国人死亡的“第一元凶”

大家可能会觉得是癌症

甚至不少人“谈癌色变”

但根据《柳叶刀》的一项报告

中国人目前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中风”

冬季高发

出现哪些症状应尽快就诊?

如何调理体质远离“脑中风”?

1

脑中风的危害比你想象中还大

脑卒中也叫脑中风、中风,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损伤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残死率高、负担重的特点。

全世界范围内,每6个人,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死亡;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残疾。在我们国家,中风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百,并且中风患病人群呈逐年上升和增加趋势。

冬季为何是脑卒中的高发季

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速度下降或者血流整体总量下降,就会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除了季节因素,大脑自然衰老、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等,也会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2

3个数字快速识别脑中风

“1”一张脸:

看嘴角,判断嘴巴是否歪了,不对称了。

“2”两只胳膊:

两只手平伸、前伸,看力气是否一致,是否有单侧胳膊无力的情况。

“0”聆听:

听一听说话的声音有没有异常,语言是否有表达不清的情况。

这三个数字连在一起,是我们的急救电话“120”,就是在提醒大家,一旦发生这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都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求救,尽快到医院进行救治。

3

调理好体质帮你远离脑中风

痰湿体质

特点:形体偏胖,大腹便便,口气比较重,饭量比较大,不爱运动,性格温暾,不易暴怒。

可能会诱发中风的原因

形体偏胖、不爱运动的人,会使代谢减缓,使一些代谢产物、病理产物堵塞在体内。

调理方法:陈皮水

强健脾胃,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有助于痰湿体质恢复到平和体质。

制作方法:取10克陈皮清洗干净,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的升级版。湿热体质人群性格急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且有烧灼感,甚至可能会出现腹股沟湿热瘙痒或皮肤湿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症状。

调理方法:慢三秒

在做任何决定之前,先数三个数,做事慢一点,可以帮助情绪平稳下来,减少疾病发生风险,改善由热变湿的过程。

阴虚体质

特点:阴虚燥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急躁易怒,体温也有可能会升高。

可能会诱发中风的原因

阴虚燥热可能会造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紊乱,使血管收缩、舒张出现异常。阴虚会使人体出现燥热、阳亢,引动体内其他病理产物,在体内进行不正常巡回,比如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暴涨引起突然昏倒。

调理方法:甲鱼汤

甲鱼具有滋阴的功效,有助于缓解体内燥热,帮助阴虚体质向平和体质转变。

制作方法:

1.宰杀好的甲鱼洗净备用;

2.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甲鱼、姜片、葱段,加少许料酒去腥,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

3.转小火炖煮约1.5~2小时至甲鱼熟透,出锅前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

小贴士:

制作甲鱼汤时,清炖即可,不宜加入滋补的食材、中药材。

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与血管堵塞的联系是最紧密的,就像河床里放了一块大石头,水流被堵住无法流通,自然就会失去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血瘀基本都是存在的,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液循环会下降,加大血管堵塞概率。

调理方法:山楂水

帮助活血化瘀,调理血瘀体质。

制作方法:

取5~15克干山楂泡水喝,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适量加入冰糖调味。

禁忌人群:

牙龈正在出血的人群不宜饮用。

4

两个穴位帮你远离脑中风

如果你日常生活中,具有脑卒中常见危险因素,比如压力过大、慢性头疼、颈椎不适、熬夜等,可以试试这两个保健穴位,帮你远离脑卒中。

风池穴

好处:帮助改善局部肌肉紧张,舒缓情绪,放松全身。

位置:枕骨粗隆,接近发际线处的明显凹陷,挤压时能感觉到酸痛。

操作方法:把左右手的大拇指,分别放在左右两侧的风池穴上,挤压2~3分钟即可。

翳风穴

好处:通窍醒神、调气血。

位置: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挤压2~3分钟。

除了保健穴位,对于中老年高危人群来说,也可以练一练八段锦,帮助调节植物神经,让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

视频加载中...

健康小贴士

1.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流速度下降或者血流整体总量下降,会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2.调理好体质,帮你远离脑卒中:

痰湿体质:陈皮水;

湿热体质:慢三秒;

阴虚体质:甲鱼汤;

血瘀体质:山楂水。

3.两个穴位帮你远离脑卒中:

风池穴、翳风穴。

(来源:CCTV生活圈)

责任编辑:丁超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