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连在一起用多了,大家都分不清楚其本意了。其实两者有本质差别,“饥”是摄入食物量不足,就是肚子空了,而“饿”是主观感受,是想吃东西的欲望。
频繁地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是心水太旺,不觉得饿的状态属于心气不足。
不饥不饿是现代人的通病,经常没有饥饿感,到饭点也没有想吃东西的冲动,还有消化不良的情况,我们过度疲劳、长期的食物摄入不足、情绪起伏过大等原因都会导致该情况。
无饥饿感我们中医一般认为是胃中无火,一般用小建中汤加减。另外还要根据舌苔脉象,辨证加减。如果舌苔白腻,说明有湿邪,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三仁汤,同时加理气除胀的药物。
如果还有舌苔黄腻,还需要用连朴饮加减。夏天因为出汗比较多,胃液分泌相对减少,也会有食欲不振的现象。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避免寒凉的食物摄入,寒凉易损伤脾阳,会加重不欲食的症状。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肚子里面塞满食物,老是处于积食的状态。他们的肠胃相对满实,口臭、咽喉反复发炎感染、腹胀、不放屁、晚上睡觉蹬被子,甚至磨牙、流口水。
不饥而饿,则是现代肥胖人的常见症状,这些人吃得很饱,但总是感觉饿。
这个病机则在于心火过亢,情绪和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内心存在深刻不满足感,以致出现食欲亢进。中医治疗一般用黄连、栀子等苦寒泄心的药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