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那么多头皮

头皮上长疙瘩,对很多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但长沙的王女士却因此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健康危机。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头皮健康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忽视小问题可能引发大麻烦的警示。


那是一个普通的夜晚,王女士像往常一样早早洗漱完毕,准备进入梦乡。然而,刚一躺下,她就感到后脑勺传来一阵“钻心”的疼痛,仿佛有一根针狠狠地扎进了头皮。睡意瞬间被驱散,她下意识地用手一摸,发现头皮上长了一个小疙瘩。作为一名无辣不欢的美食爱好者,王女士对处理小痘痘早已轻车熟路。她毫不犹豫地用力挤出了疙瘩里的脓水,心想几天后应该就能恢复如初。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她的预期发展。几天后,那个原本以为会很快消散的小痘痘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发炎肿胀,周围形成了一块硬硬的肿块,疼痛难忍。王女士只能侧着身子睡觉,以减轻后脑勺的不适。她赶紧吞下几颗消炎药,希望借此缓解症状。但出乎意料的是,肿块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还在持续变大,这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第二天一早,王女士匆忙前往医院。接诊的是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顾湘琪。经过仔细检查,顾医生发现王女士后脑勺上的疙瘩并非普通的痘痘,而是一个直径长达10厘米的巨大头皮脓肿,大小如同成年女性的拳头。脓肿表面已经开始冒出黄色的脓液,散发出阵阵异味。经过一番研讨,神经外科团队决定立即为王女士进行头皮脓肿切开引流术。手术过程中,大量黄色脓液从脓肿中流出,经过取样检查,发现这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

顾医生解释说,王女士后脑勺上长的并不是普通的痘痘,而是一种名为疖的皮肤疾病。疖是毛囊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的急性脓性炎症,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疼痛、肿胀,肿块里包裹着黄色的脓液。幸运的是,王女士就医及时。如果再拖延病情,她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和全身不适等症状,甚至可能引发脓毒血症或全身化脓性感染,危及生命。

王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头皮上的疙瘩绝不能掉以轻心,随意挤压痘痘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那么,头皮为什么会无缘无故长出“疙瘩”呢?又该如何正确处理呢?

头皮“爆痘”:隐藏的健康隐患

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头皮长疙瘩和脓包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虽然像王女士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她的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长痘绝不是小事,这三种皮肤疾病都有可能导致头皮长痘。

毛囊炎,就像头皮上的“小火山”,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是出现红色的丘疹和脓包。这些小火山一旦爆发,就会带来疼痛和瘙痒。

脂溢性皮炎,多发于油性头皮,就像头皮上的“油污战场”,发病时头皮会出现边界清晰、略微发红的暗红色斑片,部分患者还会伴随脱发症状。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免疫异常导致的慢性增生性皮肤病。患者的头皮通常会沿着发际线出现红色丘疹、斑块或者斑丘疹,就像头皮上的一片片“红色荒漠”。

头皮长“痘”:正确处理很重要

头皮长疙瘩发痒,想用手抠是人之常情,但这种行为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风险。人的手指甲内藏着大量细菌,抠破头皮容易引发感染。长沙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罗勇勇提醒,头面部的痘痘不能随意挤,尤其是危险三角区,挤压容易产生海绵窦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进而导致颅内感染。


对于毛囊炎,可以局部使用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或碘酊外涂杀菌消炎。对于脂溢性皮炎,可以采取全身治疗策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也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酮康唑或二硫化硒洗剂,局部清除皮脂,外加涂软膏消炎。不过,如果自行涂药膏后仍未好转,甚至病情加重出现肿块增大、痘痘增多的情况,便要立即就医。

日常呵护:让头皮远离“痘痘”袭击

常言道,防范于未然,呵护头皮健康要从日常做起,让头皮远离痘痘的袭击。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就像给头皮“加油”。高糖、重油、高GI饮食会刺激胰雄激素受体分泌雄激素,从而刺激皮脂分泌、毛囊角化,损害头皮健康。日常要减少糖分与乳制品的摄入。在作息方面,还是要少熬夜,尽量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正确洗头,保持卫生,就像给头皮“洗澡”。头皮卫生与头皮健康有直接的联系,头皮清洁到位,致痘风险便会大大降低。在日常生活中,洗头频率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建议1-4天洗一次头。

自我减压,保持愉悦,就像给头皮“按摩”。压力大、易焦虑人群是痘痘的高发群体,平日要主动释放压力,排解不良情绪,愉悦心情,保持良好心态。

总之,头皮长痘不能掉以轻心,出现异常痘痘要立即就医,切莫拖延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