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为什么会恐婚

资料图

结婚,或者说婚姻,并非一个轻松话题。

网上有人问:“为啥结婚需要祝福?单身却没有?”三个答案:“一:单身一直快乐,结婚就那几天快乐;另一个答:单身快乐是事实。结婚则对方如何,全凭运气;还有一个:好比参加葬礼说‘一路走好’之类……”

这当然是段子。单身是一人,恋爱是俩人,而结婚则与双方家庭发生联系。如果两人连领证登记的勇气都没有,想到育儿养老、教育医疗、关系维护……后续至少数十年无穷无尽的责任义务,恐怕更是感觉一座座大山横在眼前,也就更恐婚了。

毕竟,能像某位网络红人那样已婚数年,结婚无婚礼,亲家不见面,夫妻年节各回各家的“神仙婚姻”,可遇不可求。

可见,婚姻天然意味着麻烦。看看家庭伦理剧专业户,黄磊、海清等领衔的《小别离》《小欢喜》等国产顶配家教剧里,师生斗法、父子过招;鸡飞狗跳,备考大战。那种“没有焦虑创造问题也要保持无休无止常态焦虑”,才是婚姻日常。

其实,这种婚后折腾,和婚前恐慌本质是一样的。“我国结婚率创近10年新低 年轻人为啥不愿结婚?是因为‘穷’吗”——这篇《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报道,是今天关注的焦点。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去年结婚率仅为7.2‰,创下近10年新低。

许多年轻人表示,不结婚是因为“穷”。数据却显示,不同省份差异明显,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为倒数第二,广东、北京、天津等也偏低。可见,整体而言,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结婚率是倒挂的,越有钱越不结婚。

当然,说“穷”结不起,也不是矫情。毕竟,“有钱”是个相对概念。上海并非都是有钱人,而越是在发达地区,“有钱”基准线越高。所以,相对“穷”或相对“有钱”,对比也就越发明显。

再者,现代多元观念才是根本,而这也和整体经济教育文化水平成正比。比如,上述有着“神仙婚姻”关系、逍遥如单身的那位网络红人,正是上海人。这种高度自决、“自利”的婚姻关系,在其他一些地区往往会被视为“异数”?

是被无限责任压得不堪重负,还是积极谋划妥善处理家庭关系,考量的还是婚姻中两人的能力与观念。归根到底,日子是自己过,不是一味迎合外界,人云亦云。不必恐惧,随性即可。

软性的婚恋观只是一部分,那些世俗掣肘的现实无奈,才是最根本的。如何让年轻人轻装前行,对未来有稳定信心,敢结婚愿生娃,这才是婚育率数字之外,公共政策最该着力的关键。

(来源:燕赵都市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