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法兰西战役正式爆发。德国进攻法国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大家都以为德国会向东进攻苏联,没想到德国人却掉头了。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只坚持了42天就投降了。法国投降之后,德国人又做了一件震惊全球的事,再一次掉头。德国人这次掉头是为了进攻苏联,这就是著名的苏德战争。很多人认为,德国人之所以输掉二战,和进攻苏联有很大关系。如果德国不进攻苏联的话,二战也许不会这么早结束。其实,德国之所以进攻苏联,不是自己想这样做,而是不得不这样做。
对于德国进攻苏联这件事,我们在历史书上都学习过。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带着550万军队兵分三路进攻苏联。这里面有件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就是说,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德国和苏联的关系还不错。
其实,一战结束后,德国和苏联走得一直比较近。德国在一战中是战败国,一直受到英法等国的限制和打压。苏联是当时唯一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从出现的时候就受到西方敌视。所以两国开始合作,关系一直都还不错。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二战之前,德国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两国后来瓜分了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这个条约也有很大的关系。
既然两国合作了这么久,还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那么德国为何还要进攻苏联呢?为什么不继续向西进攻,打败英国之后再作出其他决定呢?可以确定的是,德国之所以这样做,绝对是符合当时的利益的。如果我们了解德国的处境,就知道德国为什么要进攻苏联,而不是进攻英国了。
先看一下德国为何不集中精力进攻英国。二战爆发后,英国和德国一直是敌对状态。不过两国虽然是敌国,希特勒对英国的态度和对法国是完全不同。对于法国,德国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消灭法国,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想要做的。不过对于英国,德国可以说没有太大的兴趣。英国虽然和法国一样都对德国宣战了,但德国始终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抗英国上。其实,德国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原因。
首先,英国虽然在欧洲,但孤悬海外,想要打败英国,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而海军却是德国的短板。二战德国最厉害的就是自己的陆军了,当然,空军也还不错。但海军相对来说就比较弱了。毕竟,没有几十年是无法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在英吉利海峡面前,德国的坦克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靠海军。不过德国始终不是英国的对手。最后德国只能派空军轰炸英国,这就是著名的不列颠空战。德国轰炸了英国一年左右的时间,英国始终没有屈服。此时的德国面对英国的抵抗,可以说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说,德国人只能是望“海”兴叹。
其次,德国即使占领了英国,也没有任何作用。英国在二战虽然是世界霸主,但靠的只拥有广袤的殖民地。可以说是殖民地成就了英国世界霸主的地位。英国的殖民地给英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财富、军队等,英国本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资源的。德国即使占领了英国本土,英国的各大殖民地也未必会听从德国的。就像德国占领了法国,法国殖民地绝大多数都没听从德国。如果英国殖民地不听从德国的,德国占领英国可以说没任何作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德国想要占领英国真的比登天碍难。退一步讲,即使占领了英国,也没什么作用。所以德国从一开始就准备和英国和谈,有人说敦刻尔克大撤退,就是德国人有意这样做的。是为了之后能和英国进行谈判。为了和英国人和平共处,德国人可以说答应给英国很多好处。当然,最终的结果我们也知道,英国人全部拒绝了,铁了心要和德国人决战到底。这就是德国不全力进攻英国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觉得,德国不想占领英国也没必要就一定要占领苏联。事实上,德国人非常有必要占领苏联。因为德国的状况只有占领苏联后才能缓解。
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占领了西欧的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北欧的挪威也被德国占领了。中欧的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也被德国给占领了。南欧的希腊、南斯拉夫被德国占领了。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都成为了德国的盟国。不过德国虽然占领了这么多地方,还有这么多盟国,却有很多问题依旧没有解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战争需要的物资,德国始终无法解决。
打仗最主要的不是靠战略战术,或者某些厉害的将领,而是靠后勤补给。而后勤补给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解决的,而这方面可以说是德国的短板。战争需要橡胶、石油、粮食、布匹等,这些德国都没有。不仅德国没有,德国占领的地方以及自己的盟国也都没有。以石油为例,这是战争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没有石油,坦克、装甲车、飞机、军舰都是摆设。德国不产石油,只能从罗马尼亚进口,不过罗马尼亚生产的石油根本不够德国消耗的。这就意味着,如果德国不从其他地方获得石油的话,德国军队早晚会丧失战斗力。除了石油,德国在粮食、橡胶、布匹等方面都缺少。
德国缺少的东西,有一个国家非常多,这个国家就是苏联。高加索地区的石油,可以说取之不尽。乌克兰平原上的粮食,足够养活整个欧洲。除了这些,苏联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只要占领这里,德国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了。
当然,苏联虽然有这些东西,也并不意味着德国一定要进攻苏联。德国和苏联已经签订了条约,两国可以贸易。不过如果靠贸易取得这些东西的话,德国就会一直受制于苏联,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而且即使德国愿意贸易,苏联也未必会同意。因为苏联在德国进攻自己之前,也做了进攻德国的准备。
德国和苏联瓜分波兰之后,苏联就针对德国制定了众多计划。这些计划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防御的,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建立东方战线。这条防御战线从北面的北冰洋一直到南面的厉害。为了建设这条战线,苏联不惜进攻芬兰,占领波罗的海三国。第二种是进攻的,这里面最著名的就是大雷雨计划。苏联计划在1940年6月12日进攻德国,这个计划比德国进攻苏联早了10天。不过由于准备不足,被推迟了。很多人替这个计划的推迟感到惋惜,如果这个计划被执行的话,苏德战争又是另一种结果了。
苏联布置了268万军人、苏联布置了268万军人、22000辆坦克、5000多架飞机。虽然这些军队没有全部放在苏德边境线上,但都布置在苏联西部地区。试想一下,苏联人放了这么多军事力量在西部地区,对德国人来说会有很大的威胁。即使德国人不进攻苏联,也需要布置众多军队在苏德边境线上用来预防苏联的进攻。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德国还是要分散兵力,虽然没有和苏联作战,但和两线作战没有任何区别。
而且屯兵备战的消耗要比发动一场战争多得多。如果长时间相持的话,对德国来说,肯定是不利的。与其屯兵备战,还不如主动出击。这样不仅消耗可以时候少一点,一旦苏联投降之后,还能避免两线作战。
除了作战比备战省钱,还有就是德国人看到了苏联的实力。苏联成立后,虽然一直被欧洲各国仇视,但很多国家对苏联还是有点害怕的。毕竟苏联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军事实力强大。而且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战争期间更能在短时间内调动众多资源。再者就是,由于苏联和西方国家交流的并不多,很多人都不知道苏联的真正实力。不过有两件事让德国人看到了苏联真正实力,知道了苏联几斤几两。
第一件事就是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的表现。西班牙内战期间,苏联是支持西班牙政府的,结果苏联在西班牙的表现确实不怎么样,要不然佛朗哥也不会这么容易取得了胜利。第二件事就是冬季战争,也叫苏芬战争。苏联为了获得芬兰的领土,不惜对一个北欧小国发动战争。芬兰和苏联相比,各方面都不是苏联的对手,两国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结果苏联出动了一百多万军队,打了四个多月时间,最终以近40万的伤亡代价惨胜。面对一个小小的芬兰,苏联打得都这么费劲,此时的希特勒是彻底看不起苏联了。
现在再总结一下德国进攻苏联的理由:第一、苏联境内有德国需要的各种资源;第二、即使不进攻需要,也要陈兵备战;第三,苏联军队战斗力非常弱。正是这三点促使德国人进攻苏联。
从这些来看,德国进攻苏联确实是必要的。不过德国人没想到的是,自己进攻苏联之后,结果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苏联不仅没被自己打垮,反而拖垮了自己。最终拖住了德国绝大多数的兵力,德国80%以上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苏德战场,可以说这是德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从德国发动战争的时刻起,结局都已经注定了。不论是先进攻英国还是苏联,都是无法避免失败的。毕竟以一国之力单挑全世界,德国并没有这样的实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