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打开一瓶非常昂贵的葡萄酒,却觉得很难喝,然后要么对葡萄酒失去兴趣,要么严重怀疑自己的品鉴能力。
其实,和品鉴能力高低有关系,但并不绝对,没有专业的品鉴训练也能分辨出好喝和不好喝,就像美食,好吃不好吃不用学习一堆的理论知识才知道。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
1、开得不是时候
大部分酒,尤其是顶级好酒都有其“生命周期”,从酿造到成熟,不同酒需要的时间不同,很多酒之所以“不好喝”,不是因为打开太早就是打开太晚。太早了酒很封闭,即使醒酒很长时间也很难喝到她的最佳状态;太晚打开往往已经软弱无力。
什么时候算不早不晚?这个很难一概而论,要看酒本身,看年份,看酒质,看保存。其实,能够喝到一瓶酒的“绝佳”状态靠的更多的是运气,大部分追求的是能够在这瓶酒“次佳”状态下来品尝她,如果那样的话,这瓶酒喝起来肯定会“很好喝”。
能够等待一瓶酒成熟以后再来打开她,是对酿酒师最大的尊重。
2、温度不对
红葡萄酒最佳侍酒温度是16-18度,白葡萄酒最佳8-12度,取决于不同的酒。一般酒柜的储存温度是12-14度,因此,从酒柜刚拿出来的红葡萄酒是需要放一段时间的,取决于室温,一般需要先放1-2小时,才能达到最佳的温度;而白葡萄酒是需要冰桶里放一阵来降低温度。
温度太低、太高不仅影响醒酒的速度,也会影响口感。
3、醒酒时间不够
不同的酒需要的醒酒时间不同,越是浓郁、单宁重的、新年份的越需要长时间的醒酒,除了老年份的葡萄酒,大多数醒酒都需要用醒酒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时间从半个小时到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而日常很多酒都是在没有醒开的时候喝掉的。
4、配餐不对
好的配餐很重要,因为它会让一款酒的精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单宁重的、果香浓郁的酒往往需要同样重的红肉的搭配,而白葡萄酒则更适合鱼肉、鸡肉等味道轻的。
当然,没有配餐,仔细品也可以品尝到一款好酒的内涵。
5、顺序不对
好花需要绿叶衬。同样的,一款好酒也需要有些一般的酒的衬托。喝酒讲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单宁轻的、简单的酒开始,逐渐喝到单宁重的、结构强的、浓郁的酒,而不是反着来。
喝酒就像爬山的过程,需要从山底往上爬,感觉一直有盼头,处处有风景;而如果用直升机把人放到山顶,然后一路的“下坡路”,就不能享受爬山的乐趣了。
6、人不对
一瓶好酒,需要和同样懂得她的人一起品尝,一起品鉴、一起感受和启发、分享。如果都是“干杯型”的,那就没有必要开好酒了,这个和“猪八戒吃人参果”没有两样,当然酒量和豪气还是值得称赞的,但它不适合去开一瓶昂贵的好酒。
一瓶好酒,只为懂得她的人而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